您的位置 首页 > 激光放大器

二氧化碳分压正常值(二氧化碳检测值多少正常)

1、总二氧化碳测定

12月21日晚,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在演讲中提及,应警惕高龄老人的“沉默性缺氧”。

张文宏说他注意到,有的老年病人送医时为时已晚,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甚至完全感觉不到胸闷、呼吸困难等,这种现象可称为“沉默性缺氧”。

没有明显基础疾病的人在缺氧的时候会出现烦躁不安、呼吸急促等症状,容易被他人发现而及时接受救治。

2、二氧化碳70要呼吸机吗

而一些基础情况很差的老年人,尤其是意识障碍的患者,由于失去了对缺氧的敏感性,在严重低氧(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70%)时仍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躁动不安,表现得相对比较安静,容易被周围的人忽视。这也就是现在大家说的“沉默性缺氧”。

“沉默性缺氧”也并非只发生于新冠病毒感染,临床上这种现象在其他场合也可能存在。

医学界喜欢用动脉血中的氧分压来判断人是不是缺氧。但这里有个问题,动脉血中的氧分压即便正常,组织中也可能会缺氧。因为,虽然氧气成功到达了肺泡毛细血管,可如果没有足够的工具运输,就不能进入组织细胞中,这时的人因为没有足够的氧同样会死亡。所以,动脉氧分压低于60mmHg或伴有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mmHg,叫外周性呼吸衰竭。新冠病毒感染造成的缺氧,实际上就是外周性呼吸衰竭。

3、二氧化碳结合力正常值

对于外周性呼吸衰竭,可以通过增加环境中的氧或吸氧来解决,当然疏通呼吸道的管道也很重要。当肺与气管发生不可逆的损害时,吸氧是最好的药物。最好是24小时不间断吸氧,很多患者担心“吸氧会上瘾”,这是错误的。

缺氧,首先影响到的是大脑。大脑主宰人体各器官的一切活动,重量虽占人体的2%,但血流量占人体的2/3,供氧量占1/4。因大脑本身无葡萄糖与氧气的储备,完全依赖血液流通以供应养料,因此大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极差。缺氧会引起脑部的小血管痉挛和通透性增加,很快就会导致脑组织水肿、软化乃至坏死。人体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头晕目眩、嗜睡、耳鸣、焦虑、失眠等症状。

其次,心肌对缺氧也十分敏感,严重性心肌缺氧会引发心律不齐、心室颤动以致心跳骤停;严重缺氧时,会导致心肌细胞pH值下降、心肌衰竭、心肌收缩力减弱、血压下降,最后引起血液循环衰竭。

4、二氧化碳分压低

缺氧也可间接刺激呼吸中枢,引起通气增加,缺氧的人呼吸频率会增快。缺氧时会引起肺小静脉血管收缩,阻力增加,导致肺动脉高压,同时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进而引发肺水肿,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等。肺动脉高压会使右心室射血阻力增加,持续负荷过大会出现右心衰竭。

不管是阳性还是已经转阴,只要有呼吸急促、憋气等呼吸困难症状,特别是70岁以上的老年人,建议每天评估指氧饱和度。尤其是活动后,如果活动后指氧饱和度低于93%,必须卧床休息,而且要采取俯卧位。时间尽可能长,每天12小时以上。不能俯卧位的老年人,也可采取侧卧位。

建议至少准备3个枕头,胸前一个、头部一个、脚踝一个。肚子大的话,胯骨再垫一个枕头。枕头别太硬,要不硌着不舒服,保持双肩和胳膊放松,2小时后再翻过来。

5、二氧化碳浓度

另外,有家庭制氧条件的要吸氧,活动后指氧饱和度低于93%的,不能脱开氧气去上厕所或刷牙、洗脸,特别要防止摔倒。

如果充分俯卧位、吸氧后指氧饱和度仍然低于93%,务必要去急诊。

建议每次吸氧时间为30~60分钟,每天2~3次。可以选择用脑时、睡前、饭后、运动后或感觉不适的时候。具体到每个人的方案,可以咨询专业人士。

6、二氧化碳测定偏高

常用的家庭氧疗设备,一般是氧气袋和氧气瓶。现在,很多家庭选择使用家用制氧机,而分子筛制氧机是目前最常用的。这种制氧机采用气体分离技术,使用物理技术直接从空气中提取氧气,即制即用。

进行家庭氧疗需要注意:供氧装置应远离明火,吸氧时不要吸烟,尽可能避免引起静电或电火花的操作;为避免细菌感染,要定时清洗或更换吸氧管;湿化杯中的水应该使用纯净水并经常更换,避免细菌增生。

制氧机有一些特殊注意事项:注意用电安全;不要在潮湿的环境下使用制氧机;制氧机使用时要保证空气流通和机器散热;注意定期清洗更换过滤棉。

7、二氧化碳值多少正常

无论使用哪种氧疗设备,在使用的时候都建议配合一个便携式的血氧饱和度仪,检测吸氧的效果,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调节吸氧的流量和时间。

除了以上方式,再给大家介绍一种家庭氧疗设备——微压氧舱。微压氧舱已经开始进入家庭,可用于亚健康、失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氧保健、运动损伤恢复等。

多年来,临床习惯上把麻醉和术中机械通气的参数设置为潮气量10~12ml/kg,通气频率10~12次/分,在麻醉学及其他相关专业的杂志上都可以见到这样的描述,而且设置这样的呼吸参数,文献上还表述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0mmHg。设置这样的呼吸参数,如果能够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5~40mmHg,不知道动脉血气中的PaCO2会是多少毫米汞柱。如果文献上写道PaCO2能够维持在35~40mmHg,请问,你相信吗?

8、二氧化碳分压

再者,设置上述的通气参数,除非所使用的麻醉机的设置与众不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能够维持在35~40mmHg吗?这些麻醉医生几乎每天都要遇到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质疑。久而久之,大家习惯了,发表文章时都这么写,杂志社也很少向作者提出过这样的疑问。

21世纪后,随着所谓“Protective Ventilation”观念的提出,麻醉界掀起了对这一机械通气模式研究的兴趣。“Protective Ventilation”从字面翻译过来的汉语名称,就是目前所广泛采用的“保护性肺通气”。

所谓“保护性肺通气”的实质主要是减少了机械通气时每千克体重的潮气量,或者辅以一定数值的PEEP。如果单从“保护性肺通气”的字面上理解,原来的机械通气的参数设置为潮气量10~12ml/kg,通气频率10~12次/分,则应该相对应的为“破坏性肺通气”了,即原来的通气模式可能为破坏性的了吗?

9、二氧化碳检测值多少正常

因此,减少每千克体重的潮气量的机械通气模式被翻译为“保护性肺通气”有可能是不恰当的。不管翻译过来的“保护性肺通气”的称谓是否科学,但是却质疑了原来所设置的潮气量较大的机械通气模式是否能够符合生理学。

临床上,麻醉中如果机械通气的参数设置为潮气量10~12ml/kg,通气频率10~12次/分,是难以保持PaCO2在正常范围内(即PaCO2保持在35~40mmHg)的,除非麻醉中患者处于强烈的应激反应或处于高热状态。因为只有在这些情况下,患者的代谢才会处于明显的亢奋状态,体内二氧化碳的产生量才可能会大幅度的增加,在上述潮气量较大的机械通气的模式中,动脉血中的PaCO2才有可能维持在35~40mmHg的水平。既然体外循环领域非常重视PaCO2对组织细胞摄取氧的影响,麻醉和心外科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应该重视PaCO2的高低对组织细胞摄氧和器官灌注的影响,尤其是对大脑氧供的影响。

大学的生理学教科书已告诉我们,生理状态下人体的潮气量为5~7ml/kg,麻醉状态下既然要维持生理状态下的PaCO2,临床上应用多年的潮气量10~12ml/kg,通气频率10~12次/分的机械通气模式又是从何而来呢?是否与“惧怕二氧化碳蓄积”“宁可过度通气”“降低PaCO2 也不能使PaCO2升高”的传统观念有关呢?

10、总二氧化碳测定

记得20世纪90年代前后,导师谢荣教授曾在《中华麻醉学杂志》上以主编的身份发表过麻醉管理要符合生理学要求的重要文章,指出麻醉管理中的一切措施都要以生理学为原则。相对于潮气量10~12ml/kg 的通气模式,接近人体生理状态下的小潮气量(5~7ml/kg)通气是否应该称为“生理学通气模式”或“生理性通气模式”更为科学呢?

生理情况下,人体的氧耗量和二氧化碳的产生量与年龄、体重、BMI、身体素质、职业等因素有关。年轻、身体强壮等氧耗量高的人群,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出量就多,而高龄、身体虚弱等氧耗量较低的人群,则二氧化碳的产生和排出量就少,这是很容易理解的。

因此,麻醉状态下呼吸参数中的潮气量和通气频率的设置就不能够简单地仅以体重来计算,必须要参照患者的年龄、心脏功能的优劣、平时活动量的大小、职业、麻醉的深度、镇痛的强度及患者即时的体温等因素。年轻、无心功能障碍、活动量较大、爱好体育锻炼、强体力劳动者等的潮气量设置应大些。高龄、心脏功能差、日常活动量低下、身体虚弱者,潮气量的设置则应小些。而在麻醉和术中,那些心率快、血压高、循环处于亢奋状态的患者所需要的潮气量也大,因为这些患者的氧耗量大。但是处于控制性循环状态中的患者,则潮气量的设置要小些。